“1950年4月28日下午四点,您真的决定把全部稿费和骨灰送去中国吗?”护士米娅压低声音,仍难掩惊讶。病榻上的艾格尼丝·史沫特莱点点头华盈策略,把早已写好的信塞进护士手里,“请务必原封不动交给朱德将军。”这短短一句答复,成了她一生传奇的终点,也是故事的起点。
按照遗嘱,她的骨灰三个月后跨越重洋,在北京八宝山落土为安。可很多人疑惑:一位出身密苏里贫民农家的美国作家,为何将最后的托付给遥远的东方军人?要弄清这个谜,要把时钟拨回到半个世纪以前。
1892年冬末,密苏里州北部零下十度。矿工父亲常年在幽暗巷道挥镐,母亲靠替人缝补赚零钱。艾格尼丝八岁开始卖报,十四岁当过佣人,靠姨妈资助才勉强读完大学。贫困与压迫,是她最早的“教科书”,也播下她此后叛逆的种子。
二十世纪初,美国街头的社会主义 pamphlet 传单随处可见。年轻的她投身劳工运动,因替印度流亡者呼吁,被当局以“煽动殖民地分裂”名义关进监狱。短短三个月羁押,却让她清楚了一个道理:要记录真相,就必须成为记者。出狱后,她干脆离开美国,加入《法兰克福日报》驻柏林编辑部。
1927年秋季华盈策略,柏林大学演讲厅里,她抛出一句预言式观点:“亚洲的抗争,将在中国达到顶点。”会后她立即向报社请缨赴华。1928年11月,经远东铁路抵达哈尔滨,再南下上海,一路所见让她的“纸上认知”瞬间具体化:工人十二小时劳作仍捱饿,地主豪绅手握假借军阀撑腰的势力,街角墙壁每日贴出新的“悬赏捉拿赤匪”布告。贫穷、残暴、冷漠,在东方大都市拼合成令人窒息的图景。
然而与血腥并存的,是压不住的抗争火苗。她在上海邂逅宋庆龄,协助新成立的“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”用英文向世界发声,爱因斯坦、萧伯纳、罗曼·罗兰接连签名支持。正因为这番举动,她成为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人物,也失去《法兰克福日报》的饭碗,只能暂时离沪回美治病。
身体恢复后,1934年春,她再次踏上亚洲,目的地仍旧是中国——那年,日本在华北步步紧逼,国民政府却忙于围剿红军。她在西安接受张学良邀请,主持对外英语广播,亲历“西安事变”的台前幕后,并由此收到一封特殊来信:延安欢迎你。
禁令挡不住热情,她在1937年1月破除层层封锁抵达延安。一见朱德,大为意外:当时西方报纸将其描摹成“嗜血赤匪”,可眼前这位灰布军装、朴实憨厚、说话带笑的大个子,更像乡下和气的长者。她追着问农民出身、海外留学、云南起义、长征岁月,朱德一一作答,真诚、克制,没有夸饰。采访结束,她对翻译低声说:“我要写一本书,不写不行。”
写作计划启动后三年内,她跟随八路军在山西前线、在太行山腹地,记录二十多万字的战地见闻。藤椅、两名警卫、一匹骡子是毛泽东亲自批给她的行装。她亲眼目睹朱德在泥泞小院里召开作战会议,也见到普通战士轮流把半碗高粱米让给伤员。对照上海租界的灯红酒绿华盈策略,贫苦出身的她一下子明白:这里的平等不是口号,而是生活。
可是长期劳累让病痛悄悄埋伏。1940年,她被迫由延安辗转重庆、香港,再回故乡美国诊治。此时的华盛顿正谋划对华政策,对共产党尤其防范。她在纽约演讲厅力陈中共抗战成绩,却被贴上“苏联代理人”标签,银行账户被冻结,出版合同被撕毁。1950年春,她无奈带着未定稿手稿赴英继续写作,结果突发胃病。
手术前夕她给朋友玛格丽特写遗书,正文不足三百字,却句句斩钉截铁:“著作全部收入归朱德将军,骨灰送中国,葬礼奏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”护士米娅不解,她解释得很简短:“朱德是穷人出身,我也是;我相信中国农民终会当家,他是他们的代表。”
5月6日凌晨,她在麻醉中停止呼吸,终年五十八岁。同年十月,骨灰抵北京,朱德手书墓碑:“中国人民之友,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。”外交部随后致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,依据她生前来信,将德底兹出版社版税全部划拨朱德个人账户。可朱德随即批示:款项用于购置冶金、化学等新书寄回国内科研单位。散播在德国银行里的九万多马克,就这样化作新中国图书馆里的崭新书页。
1955年,日译本《伟大的道路——朱德的生平和时代》面世;三年后德、俄、法、西多语版同步印行,成为国际了解中国革命脉络的重要窗口。尘归尘,书流传。那份跨越太平洋、跨越意识形态的托付,至此圆满落地。
有意思的是,当年伦敦病房写下遗嘱的她,恐怕想不到自己的骨灰会在北京与朱德相距不到十公里。更想不到的是,那笔稿费最后变成了数以千计的科技图书,在上海、成都、沈阳的阅览室里被年轻工程师翻阅。遗憾的是,她未能亲手翻完《伟大的道路》最后一章。但从行动看,她已经给出了落款:写书是为了让世界听见普通中国农民的声音;遗产要用在新中国的建设。目标清晰,没有多余修辞。
时间并没有抹去那纸遗嘱的锋芒。近七十年过去,史沫特莱的名字依旧偶尔出现在历史研究的注脚里,而她留给后人的真正意义,也许就在于一句朴素评语——“世界上的穷人原是一家”。朱德当年随口而出的这句话,被她写进本子,夹在封底。如今翻开,纸页发黄,字迹犹在,她的选择与立场也同样清晰:生前写中国,身后归中国,财产献给中国。完成这三件事,她才肯合上双眼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